請問板上有人收到過這種信件嗎?這是否是詐騙,或是著作權恐嚇勒索呢

圖片
2024/8月:請問板上有人收到過這種信件嗎?這是否是詐騙,或是著作權恐嚇勒索呢 注意 詢問了165,才明白該網站用一個公開在網路媒體上,公告免費讓人下載的年節恭賀圖片或是節慶圖檔,就已預謀準備要對下載的人進行使用後做「侵害著作權」的勒索。 後續資料會不定期持續更新: 2024/8月,當下已去電「165反詐騙」諮詢且留下資料讓其備查。 165的接線方告知:近期每天都有50幾通同樣都是收到來自「PNGTREE & 千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」的信件內容的來電報案,165請我們不要理會。 165的人員也請我們有收到此信件受害者,千萬不要因此上當付款,因對方也可能「會截取我們的信用卡號碼」等資料,來造成受害者後續的財物損失。 若真有後續提出控告,會由法官來提出裁決,一切由法院來處理。 後續如有更新,也會再補上,讓有同樣際遇的人日後可參考。 特此留下的 #標示 ,能讓有遇到同樣問題的人士能有效搜查,遏止此等事件! 2024/11月 我們當初不回應,數月後他們再寄來了一封信件通知(而且很神通,因原本收到的信箱已封鎖該寄件,他們竟能想辦法寄到另外一個信箱去),內容一樣是再次通知,如不購買他們的套餐就會提告。(不過我們照樣再次的執行「信件寄件人」的封鎖)  想想這種恐嚇手段真的惡劣,所以再次將二次收到的資料放置網上一次,讓同樣收到信件的人能夠警覺,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被告或是覺得觸法而匯款或使用信用卡購買,以免滋養這些詐騙的手法,持續在網路上橫行。 2025/5月 :再次更新! 看到留言有發現,近期這家公司又開始明顯的在活動了,從第一次收到到現在已經10個月,這中間偶爾有人說有收到,但這個月似乎明顯變多了。 再跟大家重複說一次:「封鎖、封鎖、封鎖」,傳來的資料庫訊息不需要對他們做任何回覆,就是「不要看、不要理會」+「封鎖」就對了 #PNGTREE #千樹網絡科技 #著作權 #詐騙 股票投資理財服務李若瑤LineID: https://line.me/ti/p/BULFWFQqLD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groups/3693918/ https://discord.com/channels/@me/1271792208214757469 你好: 如果我的朋友們要參加了股票投資,我會先依照SOP標準程序流程完成下列步驟: 請在這網...

穿亞曼尼的中醫長篇小說64

64. 回到加州,時序漸漸邁入深秋,撲天蓋地隨風飛舞的火紅楓葉、鮮黃銀杏,把巴洛阿圖這個小城市妝點得濃豔無比,唐雲漢的心情慢慢地平復下來。 這天,唐雲漢站在橫據了整片牆的大書櫃前,仔細地看著那一排排的書。他想著陳老師的話,「你至今所遇到的一切,包括你曾經學過的所有東西,都是在為你當初定的目標作準備…」,也許,好好想想他究竟學過了些什麼,可以幫助他找出答案?他想著當初念物理時的那種激情,為什麼物理這樣讓他著迷呢?物理帶給他探所未知的方法,如何用這套方法去解決問題。接著他看著那幾本電機工程的教科書,後是企管的書,尤其是財務。最後,唐雲漢拿起了夏醫師的書,他想起了那短暫的跟診時光帶給他的感動和震撼,想到了許多位病人對他說的話…他再次翻閱起來,如果,不用考量現實生活,他覺得自己會十分樂意花個幾年的時間好好研究中醫。可是,既然活在凡塵,又怎麼能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呢? 然而,自從離開艾比克系統以來,唐雲漢一直在思索,人生到底在為了什麼?大多數的人都在努力的為別人而活,尤其是為那些在自己生命中沒什麼意義的人而活。每天起來,只想到地位與金錢,因為地位與金錢能換來各種「物質享受」,但是,這些「物質享受」絕大多數都不是自己真正最需要或最能帶來快樂的東西,而是一大群人在集體擠壓下,互相盲目影響的結果。然而,這一大群人,我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認識其中幾個,更別說他們在我們生命有什麼意義,他們的想法有這麼重要嗎?而人們反而常常忽略掉那些真正在自己生命有意義的人。 很多年長的人不斷地勸告年輕人要學會放下,但是,未曾拿起來,又如何能放下?好像一張白紙,看起來很純淨,但是,這張紙是歷經各種顏色後,最終回歸白色?還是從未歷經任何顏色,以為能不受各種顏色的沾染而嘲笑其它有顏色的紙,有一天自己遇到了色彩,染得五顏六色而無法自拔?傳說彌勒菩薩出生於富貴之家,養成榮華富貴的習性,即使出家以後,依然「心重名利,好遊族姓」, 然而,正因為他經歷過人世間的紛擾,深深體會過追求名利的感受,了解世人為何追逐名利,他曾經拿起,更能了解放下的意義,所以,佛陀說彌勒菩薩將是眾門徒中最快得道成佛的弟子,也將是繼佛陀自己以後第一個重返人間的佛。 不過,說得容易做得難,更何況在世修行比出世修行困難很多,在佛寺、修道院、或喇嘛學校裡,很多世俗事都被擋在門外,那個環境讓人能專心修行,連親人都可以忘掉。在世修行,沒有辦法隔絕很多責任與情感,然而,如果在這種情況下,一個人仍能平靜下心做該做的事,在修行的精進,比出世修行更值得鼓勵。畢竟,很多出世修行的人,回到現實世界後,往往無法招架複雜的七情六欲而失去多年來的堅持。 「好好平靜地做一個人該做的事就是修行」,還是陳老師說得比較實際,唐雲漢想起陳老師告訴他的,「每個人都有一樣事情做起來最得心應手,最不費力,那通常是他該走的路。」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海山 調理話梅-本中白500g蜜餞海山沖泡調理話梅/沖泡用話梅/醃漬用話梅/料理用話梅/梅子/梅肉/有籽話梅/沖泡話梅/上庄話梅/本中/紅中

花間集